全身莫文蔚

全身莫文蔚 莫文蔚

1996-10-01 華語/流行音樂
而作為一張出自九十年代中期的唱片,其音樂方面的創意與價值似乎更多地顯現於莫MM那幅性感身姿後,那些在當時充滿誠意與熱情的音樂人們的創作中。在唱片側標上的宣傳語顯得十分醒目:「全新音樂班底,全身示範之作」(看來滾石的香港公司也入境隨俗,玩起了粵語文化常用的諧音噱頭)。但之後列出的製作群倒確是份量十足,有李宗盛、劉以達、盧冠廷、郭子這樣的港台重量級人物,更有GEORGE LEONG(梁伯君) 這樣港台流行音樂圈的編曲鬼才,以及BLACK BOX、MINIMAL等當時香港獨立音樂圈中的新銳力量。 唱片中的音樂更體現了歌手和創作人們在主流與邊緣、商業與前衛種種範疇間的實驗與探索精神。連後來一直熱衷於創作都市熟女情歌的李宗盛似乎此番也抖擻起精神,他和GEORGE LEONG聯合作曲的《潮濕》奏響了唱片頭炮,以吉它迷幻的微微鳴響和硬搖的節奏使人耳目一新,再經莫文蔚煞有介事的硬朗演繹,周耀輝所作的前衛歌詞中瀰漫的後現代都市意境便呈現出慣常都市情歌中少見的,焦躁與迷散的混合氣息。 專輯中這類形式與意境兼具前衛意識的歌曲所佔比重極大,劉以達作曲、郭啟華作詞的《飛人生活》三部曲便是典型,依舊是達明一派的空靈、迷茫的電子曲風穿插於整張專輯中,隱隱然是為唱片整體風格定下了冷眼、鳥瞰、穿梭於都市情色間的基調,而莫文蔚如夢中呢喃般哼唱著:「……一首首歌像耳邊風,看過了尋羊冒險,不知不覺這樣昏睡了」,更增添了情感夢旅人的主題色彩。 作為港台的製作精良、面向市場之作,當然少不了款款深情之作,一直為李宗盛看好的內地才女劉沁和香港原創大佬盧冠廷所作的《浮砂》、《我不需要憐憫》等固然誠意可鑒,但整體來看,還是露出了製作方向市場妥協之意。 值得一提的還有專輯中幾首電影歌曲,《誰和誰》(電影《飛虎雄心II》插曲)、《比夜更黑》(電影《黑俠》主題曲)和《未了情》(電影《大話西遊》插曲)俱為情景交融、形神兼備之作,聆聽之餘當讓人想起當年港產片的盛勢餘韻。 而如今來看整張唱片所展現的種種遊走於大眾與自我間的,或迷幻、或清冷、或流行的創作意念,一方面可以發現莫文蔚在當時展示出的,對時尚、前衛、流行元素的敏銳把握、兼容並收的潛力,另一方面,從這張專輯中品味著當時滾石音樂製作群所具有的勃勃生機,再聯想到這面當時華語流行音樂工業旗幟現今的日漸式微與慘淡經營,還是會讓人產生些許莫名的感慨。 看更多

歌曲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歌手的其他專輯看全部

相似歌手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