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8 · 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一直將貝多芬視為偶像,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和貝多芬的一樣,採用D大調,雖然說,布拉姆斯在創作這首小提琴之前,曾經在遊歷義大利的旅途上接受了文化與景色的啟發而產生靈感,過程中也受到提獻者,也就是當時的小提琴大師姚阿幸的協助,但這首小提琴協奏曲避開了華麗的炫技,而著重在深刻精神層面的內涵與恢宏的格局,與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在精神上相互呼應,則是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之所以偉大的重要原因。這是1976年,帕爾曼與朱里尼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帕爾曼曾經兩度錄製這首名列音樂史上「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的傑作,76年是錄音室作品,1992年他與巴倫波因指揮柏林愛樂合作的則是現場音樂會。帕爾曼曾經說過,對於每一次的錄音,他都非常慎重。每當決定灌錄某一首作品時,他會先在錄音室中先行錄下參考用的試聽帶,用來在正式錄音之前,修正演奏手法。帕爾曼對每一張錄音的品質也相當有信心,他曾說,如果不滿意,絕對不會發行。指揮家朱里尼在布拉姆斯音樂上鑽研之深厚,備受肯定,他與芝加哥交響樂團正統的古典風格,正好能夠給帕爾曼堅實有力的支持,於是整張錄音不僅僅只是一份小提琴家的個人表現機會,而是一份完整、有著交響曲架構的不朽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