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G 四分衛

2019-09-30 華語/流行音樂
【紅】 ~ 代表著熱情 活力 企圖心 不再需要憤怒 【綠】 ~ 舒服 又清爽 腳踏實地般的生活態度 【藍】 ~ 深沉的 悲傷的 濃烈的 又帶著些未來感 Back quarter,您終於回來了 文/中坡不孝生 若有人問我最喜歡四分衛的哪一首歌,我一定毫不猶豫的回答:《思念是最遙遠的距離》,一首媲美Skid Row〈18 and life〉的經典metal-ballad。始終回盪在耳邊的那句「難道已經忘記了妳 /不需要任何聲音 /站在遠方 /我用壞掉的靈魂 /一遍又一遍呼喊」的孤寂心碎,總讓我忍不住在暗夜空無一人的學校畫室裡跟著大聲地唱和悲鳴,獨自垂淚。 放眼目前樂壇,少有創作者能像阿山一樣能用最質樸純美又簡單的文字,捕捉最通俗真切的生活情感,寫出如白居易能讓七旬老嫗感同身受又能嚷嚷上口的動人詩句,所以很自私地會為四分衛叫屈;人們會去力挺一個肖想做「台灣披頭四」卻越來越像「台灣傑尼斯」的樂團而不願欣賞以滾石(Rolling Stones)為師而且越滾越帶勁的四分衛,真是身為台灣人的悲哀。 其實也不能全然怪罪台灣人「西瓜偎大邊」的民族劣根性,反而從這樣的現象更能看出四分衛值得尊敬的一面。縱然四分衛做的也是較主流取向的音樂,但他們並未為了要討好更多的群眾而徹徹底底迷失過;雖然在2003年成軍十年發表的《Rock team》曾讓本人對他們感到異常絕望,但四分衛回歸舊東家角頭音樂所發行的這三張限量EP猶如迷航的星艦再度修好了羅盤,找回了應走的航道,繼續向目的地勇往直前。 在掏錢買下將一張專輯故意拆裝成三片EP的時候,多少對這樣重新出發的奇招(或必要之惡)還是有些猶豫,但四分衛終究沒讓我失望。是流行趨勢嗎?光元素在音樂的視覺包裝上忽然流行了起來,從The Killers、Cold play、Eminem 到四分衛,不約而同的在MV中與包裝概念上利用「光」來作為主題,四分衛還更徹底地將光解構為光的三原色------紅綠藍(RGB)為歌曲的氛圍作出分類。 EP《R》的〈風往哪兒吹〉用陰鬱的Brit-pop開場加上Grunge副歌,讓我對阿山又再度興奮起來;〈好想彈吉他〉如Bauhaus主唱Peter Murphy的唱腔表現將上一張專輯中的〈再見吧!惡魔〉的未盡之志徹底發揮;末了〈R〉則是一首很悠閒的funky演奏曲。 相較於EP《R》的獨立性格,《G》與《B》可視為互為關聯的一個雙拼組合。收錄於《G》的〈櫻花樹下〉和《B》裡頭的〈月夜愈墮落〉竟讓我回憶起果陀劇場1998年《天使不夜城》的拉丁歌舞風情,尤其〈櫻花樹下〉還添加了如台語老歌般的日本演歌浪漫情調在裡頭;〈G〉一曲明亮的Post-rock像是為了要引出〈B〉跟〈Missing〉兩首標準四分衛式(想想〈雨和眼淚〉)ballad的前導儀隊;而〈霧〉則是阿山拿手的迷幻抒情小品,阿山的口琴solo道盡了獨木舟隨波漂流,寄情於山嵐雲霧的寂寞心情。 一口氣聽完三張EP,還是忍不住促狹地想喊一句「四分衛,您們終於回來了!」;沒有太多的熱力宣洩與激情諂媚,四分衛選擇平穩踏實的路繼續走下去。 看更多

歌曲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