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31 · 華語/其他音樂
P.K.14專輯介紹:一張危險的唱片:P.K.14《1984》《1984》是P.K. 14樂隊繼上張專輯《城市天氣的航行》之後,五年沉澱之新作。專輯名來源於大名鼎鼎的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的最後一部小說,同樣名為《1984》的反烏托邦政治寓言。喬治·奧威爾的作品大多具有深刻警示意義,其生命力更是隨著時間推移而愈來愈強。而P.K.14的音樂同樣具有令人吃驚的、經久不衰的生命力,更是同樣具有令人警醒和去思考的力量;而作為他們的第五張錄音室唱片,《1984》的誕生也是水到渠成——歷經時間和種種考驗之後,那顆令所有偉大藝術家們都夢寐已久的“最飽滿的果實”,終於也屬於了他們。雖然他們本可以更早拿到這顆果實,但是現在這個時機似乎更好——日臻完美的成熟度、永遠旺盛的生命力、創作上的頂峰。新專輯2012年10月在芝加哥的Electrical Audio錄音棚錄製,於瑞典完成全部後期。樂隊特地邀請了他們最欣賞的錄音師也是美國音樂界的傳奇人物Steve Albini①執掌錄音,而與樂隊合作了前三張專輯的瑞典製作人歐陽漢客(Henrik Oja)則用精良的水準繼續操刀這張專輯的整體製作,樂隊與製作人長達十年的友誼也使這張專輯的製作更像是一次心領神會的合作。與以往的錄音過程不同,樂隊專程在此次錄音前去了瑞典,與製作人歐陽漢客一起排練了一個星期,他在很多作品中彈奏了副吉他和鍵琴。精良的製作,深度的思想,趨於完美的結構,歐陽漢客在原始的錄音素材和後期的混音所做的極好的平衡使樂隊的想法更契合於所要的表達,也使這張專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到達了P.K.14的頂峰。對於P.K.14來說,《1984》歌詞的意境,隱喻的政治表達,從來不是一種信念釋放,而是一種直面現實、行在刀尖上的探討,與其是一種致敬,不如更是一種借用表達:“你和我一起走過長長的街/你和我曾經把世界甩在了後面/你和我曾經聽到他們的嘲笑/他們說歡迎來到被控制的世界”(《你和我》);“我已經忘記了所有的事情/我活在沒有真相的世界裏/我已經忘記了所有的事情/那些神奇的不會再神奇/那些死去的不會再死去。”(《手拿鮮花的瘋女人》);“我們開始為最後的勝利而歡呼/但是勝利已經在我們的頭腦裏封閉”(《航行者》);“也許我會在明年的這個時候見到你/也許你會若無其事地看著我/其實我本來想說的是我寧願這樣/也不願意在人群中聽到你喊出我的名字”(《1984 II》)……一首歌到一首歌,一切到一切,每一天生活的經歷可以微觀地屬於個人,也可以宏觀地間接“蝴蝶效應”般的影響整個世界,尤其在這樣商業化的社會中,沒有一個個體是獨立於人類和世界之外的,就如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裏引用的一句堂恩的詩:“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只有自私的人才會認為自己是唯一的,而不去關注個體和這個世界的其他存在之間的關係。”楊海崧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努力把所看的世界呈現出來,這不是一種影射生活,這是一種詩意直觀的描述,這也是《1984》危險的地方,當你感悟到這樣的表達,所聽所思,都會對這個世界多一層警覺性的思考。我們不能夠確定在這樣現實的世界裏,個體會如何直面這個世界的真相,但我們能夠知道的是,即便“1984”真的來臨,來自於超現實主義之城的“青春公共王國”亦將繼續為他們的公民們歌唱。注:①據Steve Albini自己估算,他已經製作了1500-2000張專輯,這其中就包括: Nirvana, The Breeders,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The Stooges, Mogwai, Pixies, PJ Harvey, Manic Street Preachers, The Cribs, The Frames,Low, Dirty Three, Cheap Trick, Motorpsycho, and Cloud Nothings等著名樂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