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登入
器宇非凡.余曉怡管風琴演奏專輯

器宇非凡.余曉怡管風琴演奏專輯

余曉怡

2021-08-10 · 古典音樂/演奏/心靈紓壓

《關於器宇非凡》 管風琴總是給人神秘而遙不可及的感覺,對於發出如此披動人心的樂器充滿想像。過去一年,我兩度在歐洲頗富盛名的維也納聖伯多祿教堂(Peterskirche)演奏,帶給我更深刻的體驗。 歐洲教堂的管風琴琴座常藏身角落。演奏的閣樓,如同音樂廳的後台,而非面對觀眾的「舞台」,難以想像透過演奏所發出的音響如此龐大,震城カ十足。 即使演奏者無法領受聽眾席所聆聽的音響效果,卻需要很快適應每一檯不同的琴座設計,因此,每當我坐在這個偉大的樂器之前,我只能專注於自己的演奏與內心強大的能量,懷著一顆謙卑、真實的心,想像一個榮耀的畫面:為上帝而彈。 這些年,基於對管風琴的熱愛與堅持,在不斷的演奏旅程中,我的理解逐漸清晰明朗:面對管風琴曲目的豐富與偉大,我知道一生都無法窮盡。但演奏音樂必須真誠,藉由自我成長與探索,文化的交流與衝撞、土地的接觸以及用心閱讀世界,表達一種屬天,謙卑與溫柔的語言。我期待自己,能透過一次次的演奏,衝擊與吸收,透過對每台管風琴的認識與接觸,將自己的深刻演奏體驗,注入於管風琴音樂的浩瀚巨流之中。 這張專輯,收錄多首管經典風琴作品,除了一般熟知的巴赫的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帕薩卡利亞,也收錄十九世紀孟德爾續G小調前奏曲與賦格、法朗克A小調管風琴聖詠曲,一路延伸到吉爾曼著名的D小調第一號管風琴奏鳴曲終曲樂章。 本專輯更特別邀請小提琴演奏家簡名彥,合奏錄製阿比諾尼知名的G小調慢板;也邀請小號演奏家陳長伯合錄韓德爾的曲調與作曲家梁婉筠編曲的當轉眼仰望耶穌。能夠在我第一張個人演奏專輯中,收錄與兩位優秀音樂家的合作,深感榮幸。 國內的管風琴大多藏身於教堂與學院之中,這次申請國際级的屏東演藝廳作為專輯錄製場地,在有限的錄音時間內錄製這些管風琴曲目中的經典,是美好的挑戰。專輯的出版,是我演奏生涯中的一個深具意義的時刻,「波折灌溉智慧,熱情澆鑄才華,支持散發光芒」,我要特別謝謝在音樂演奏路上幫助我展翅飛翔的朋友,也將這張個人獨奏專輯,獻給我親愛的媽媽,謝謝妳的支持與愛。 - - 余曉怡2018/11/29 《屏東演藝廳》 屏東演藝廳的管風琴,配有四十五支音栓,三層手鍵盤與一層腳鍵盤。風管設備來自德國,共有2793根風管。有別於世界其他管風琴,它的特色於有45根以台灣孟宗竹製成「福爾摩笛管」,能表現全球獨有的台灣樂音。此外,極具特色的水平式喇叭音管、可移動式琴座、32呎風管等,讓屏東演藝廳管風琴獨樹一格。 《錄音技術》 在錄製專輯之始,我的目標,是要將演奏家余曉怡所選擇的絢麗廳大的管風琴曲目,以Hi-Fidelity的方式呈現給愛好音樂的音響迷。要完成這個任務,作法上,我有一些嚴苛標準的條件和堅持。 我作過一些音樂廳和教堂的管風琴錄音。屏東音樂廳的空間與管風琴一體設計,擁有獨一無二的聲響效果。廳內所有牆面滿是打散聲波的裝置,使駐波降至極低的程度。讓頻率響應理想並能聽到音符的細節;就算極快速的音符群連奏,也不會有前後音符互相干提的現象。因為安装位置。長音管在前/下、短音管在後/上、在舞台上,超低頻音管的音像距離極近、中高頻音管聽起來明顯較遠,越往觀眾席後方,這個音像距離就漸趨一致。 這張專輯便是以Minimalist Recording所作的錄音。我以單點西軌麥克風收音。為了保險,仍架了另兩組麥克風働用。事後證明,單點麥克風作為成音不包保存真正stereo的音像,也避免多支麥克風混入同音軌必然的相位混亂。後製的處理,只在器材的某些特性作補償,使其還原Hi-Fi,而不求現場所無的特效。另一個重點,是藉這支特殊麥克風的4軌不同混入方式,比例,求得製作人,演奏者有共識的stereo音像,音場寬度,完成了這張具有挑戰性的管風琴錄音。邱新添是十年前,只有唯警维音機,真空管,黑膠的時代,錄音過程中,訊號必經的器材,在動。寬,味就比,經率響應等等,無一不與Hi-Fi作對。 幾是十年前,只有磁帶錄音機、真空管、黑膠的時代,錄音過程中,訊號必經的器材,在動態、頻寬,噪訊比、頻率響應等等,無一不與Hi-Fi作對。因此, 很多工夫花在把「失真」校正成「真」,甚至,必需把聲音資訊扭曲再還原。數十年來,數位科技有巨大的進展。我的堅持,在於用極簡設備、極短的訊號路徑,達到非常高fidelity的目標,讓錄音工作專注在收錄音樂,而不是花心思以器材作音染。 這張專輯便是以Minimalist Recording所作的錄音。我以單點四軌麥克風收音。為了保險,仍架了另兩組麥克風備用。事後證明,單點麥克風作為成音,不但保存真正stereo的音像,也避免多支麥克風混入同音軌必然的相位混亂。後製的處理,只在器材的某些特性作補償,使其還原Hi-Fi,而不求現場所無的特效。另一個重點,是藉這支特殊麥克風的4軌不同混入方式、比例,求得製作人、演奏者有共識的stereo音像、音場寬度,完成了這張具有挑戰性的管風琴錄音。 - - 邱新添 管風琴 / 余曉怡 在2014年獲得第一届台灣管風琴大賽冠軍以後,余曉怡活躍於樂壇,足跨遍及國家音樂廳、屏東演藝廳,以及配有管風琴的大學院校和教堂。 此外,余曉怡更活躍於國際音樂舞台的演出。她曾二度赴維也納富盛名的聖伯多祿教堂音樂廳(Peterskirche)演奏;其他的演出行程包括加州聖荷西大教堂(Cathedral Basilica of Saint Joseph)、德國雷克林豪森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 Recklinghausen)、波蘭第53屆國際管風琴音樂節(International Organ Festival in Koszalin)。在這張專輯之前,余曉怡與小號演奏家陳長伯出版一張聖樂專輯,於2018年八月出版。 余曉怡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台灣神學院教會音樂研究所碩士,主修管風琴演奏藝術。身為美國管風琴家協會會員,並獲得Service Playing Certification專業設書。 研究所期間,余曉怡曾師事陳韵芬博士。在成為演奏家的歷程中,她曾受國際知名管風琴家陳巧喜(Chelsea Chen)、謝安來(Dr. Alain Truche)、吳宜庭等大師指導。 余曉怡為台灣神學院講師,教授管風琴司琴;她受聘為艋舺教會專任管風琴師,並受邀於大橋長老教會主日禮拜司琴。 小號 / 陳長伯 Chang-Po Chen 國立藝術學院學業,赴巴黎進修,榮獲法國國立Ruil-malmaison音樂院、Fresne音樂院高等演奏家文憑及全體評審一致通過獎。返國考入國家交響樂團,任小號副首席。他也成立輔仁大學小號重奏團及輔大銅管樂團。2014年錄製發行第一張小號與交響樂團演奏專輯<阿爸教我的歌>,他目前仍於全台各地包括國家演奏廳或應邀馬來西亞舉行獨奏會。 編曲 / 梁婉筠 Wan-Yun Liang (當轉眼仰望耶稣) 畢業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長號,副修鋼琴、聲樂,曾與日本名作曲家真島俊夫學習編曲。近年來致力於各種形式的室內樂,管樂團,合唱團與管弦樂團的編曲,皆獲得獎項。 小提琴 / 簡名彥 Min-Yen Chien 台灣南投人,畢業於美國紐約茱莉亞音樂院。師承Albert Markov, Girard Poulet與林克昌等教授。1986年在馬水龍教授力邀下返國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至今。 《曲目》<曲序>總長:68’41” 錄製地點:屏東演藝廳 管風琴:余曉怡 01+02 巴赫:D小調觸技與賦格曲,作品565 巴赫管風琴曲是音樂的經典。他將複音音樂作曲技巧發展至顛峰,D小調觸技曲的開始充滿戲劇效果,八度齊奏的下行音群像是一道閃電劃過,分解的減七和弦猶如隆隆雷聲,波動的三連音則宛知暴風雨。主題由十六分音符組成,富有技巧性及表現力,賦格的尾奏速度多變,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華麗而炫技,與觸技曲前後相呼應,突破了全曲會樂的戲劇張力。 03 巴赫:聖詠曲 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作品147 聖詠曲的旋律原出自蕭伯(Johann Schop)所創作的《我的心,要活躍》。巴赫將此曲調改為四部和聲,並加上管弦樂的编制,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聖詠曲。此專輯的管風琴獨奏改编版本出自法國現代管風琴作曲家杜呂弗萊(M.Durufié)之手。 04阿比諾尼:為管風琴與小提琴的慢板。小提琴:簡名彥 這首優美的作品常被稱為「阿比諾尼的慢板」,是弦樂合奏與管風演奏的音樂。本專輯收錄小提琴與管風琴演奏版本。 05+06孟德爾頌:C小調前奏與賦格曲,作品37第一號 孟德爾頌的作品體現了浪漫主義精神。在C小調第一號前奏曲第一段,孟德爾頌運用類似賦格曲嚴謹的對位技法,主題以快速充滿熱情的八分音群呈现。第二段主題改為密集接應(Stretto),音樂更顯緊湊精彩。第三段再度回到第一段的手法,樂曲最後在六小節的長音和絃中結東。賦格主題的節奏音型充滿動感,風格近似巴洛克時期的吉格舞曲(Gigue)。 07法朗克:A小調第三號聖詠曲。 法朗克是法國後期浪漫派作曲家,公認是繼巴赫之後最偉大的管風琴作曲家。第三號A小調聖詠曲全曲分為三段,第一段以華麗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絃為開場,充滿戲劇性的風格;接著是聖詠主題:之後進入慢板的第二段,音樂平靜而優美,聖詠旋律隱身在複雜,多聲部的對位技巧之中。十六分音符分解和絃的主題再度出現時,與聖詠旋律併行呈現,樂曲在氣勢磅礴的尾奏結束。 08韓德爾:曲調 柔音號:陳長伯 此曲改編自韓德爾的第十二號大協奏曲的第二樂章,旋律高貴典雅,打動人心,突顯其旋律的歌唱性。 09+10巴赫:C小調帕薩卡利亞與賦格曲,作品582 全曲共有二十個變奏,樂曲由低音腳健盤的主題緩緩展開。第十二個變奏是樂曲的高潮,接著有三個較為緩和輕巧的變奏。之後音樂再度展開,直到曲終來到另一個高峰,緊接著賦格曲。賦格曲採雙主題,除了使用帕薩卡利亞的低音旋律為賦格主題外,另增八分音符組成的主題。隨著賦格曲的發展,調性不斷改變,樂曲最後在腳鍵盤低音長音的襯托下,莊嚴肅穆地結束。 11吉爾曼:D小調第一號管風琴奏鳴曲終曲樂章,作品42 吉爾曼是法國19世紀末最重要的管風琴家,以即興演奏著稱。D小調第一號奏鳴曲終曲樂章採二四拍,是很快的快板,樂曲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充滿活力,觸技曲風格的樂段,與四聲部、聖詠般較平靜的段落。第二部分包含一開始觸技曲的段落與第二樂段聖詠般的主題,音樂最後再度回到充滿活力的快板,在十五小節尾奏的高潮中華麗結束。 12李茉:當轉眼仰望耶穌 編曲:梁婉筠 小號與柔音號:陳長伯 《當轉眼仰望耶穌》為英國作曲家李茉在1918年所創作的詩歌(Tarn Your Eyes Upon Jesus),由梁婉筠為小號與管風琴改編。 製作人:余曉怡 著作權人:余曉怡 管風琴演奏:余曉怡 小提琴演奏:簡名彥 小號與柔音號演奏:陳長伯 收音/成音:邱新添 協助製作:艾倫 · 樓幸 | 許瑞真 | 蔡明憓 统籌:亞德整合行銷公司 文字:陳相瑜 余曉怡 錄音地點:屏東演藝廳 錄音時間:2018年10月 1.& 2. Toccata d-Moll, BWV 565 |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3. Jesus bleibet meine Freude, from Cantata, BWV 147 |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4. Adagio for Organ and Violin | T.Albinoni(1671-1751) 5.& 6. Praeludium c -Moll, Op. 37 n. 1 |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 7. Chorale no. 3 en la mineur, FWV 40| César Franck (1822-1890) 8. Aria | G.Handel(1685-1759) 9.&10. Passacaglia c-Moll, BWV 582 |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11. Sonate pour grand orgue No. 1 en Re Mineur, Op. 42- III. Finale | Alexandre Guilmant (1837‐1911) 12. Turn Your Eyes Upon Jesus | Helen Howorth Lemmel(1864-1961)

專輯封面

巴赫 D小調觸技與賦格曲 BWV 565

歌手其他專輯

使用者條款隱私權政策行銷政策資料使用條款
© LINE Taiwan Limited.
營業人名稱:台灣連線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編號:2455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