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佈靈的奇妙電台

歌佈靈的奇妙電台 小人

2023-03-24 華語/嘻哈饒舌/流行音樂
【歌佈靈的奇妙電台】(Goblin’s Bizzarre Radio)為饒舌創作者小人於2022年上架之最新個人專輯.由「迷音樂」製作,「相知」發行,專輯的歌曲皆為小人主擔綱作詞、作曲、演唱以及製作。 小人自2013年26歲時發行了首張專輯——【小人國】,當時獨樹一格的歌曲內容,受到台灣饒舌音樂愛好者的推崇和讚賞,其作品更獲得金音獎、金曲獎等代表性獎項提名肯定,入圍了隔年金曲獎《最佳新人獎》、《最佳單曲製作人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第四屆金音創作獎《最佳嘻哈專輯獎》。 並以單曲「兇手不只一個」榮獲第4屆金音創作獎《最佳嘻哈單曲獎》。在獲得些許成績後,小人雖未消聲匿跡,但自該年起,便長年未再發表專輯形式的作品。如今來到而立之年,在這段漫長的十年裡,小人歷經了人生的各種起伏,如同每個人在20至30歲都可能會經歷到的——自身初衷的質疑、經濟壓力、現實與理想的糾結、年齡與家庭責任的增加、體能無能阻止的退化、適婚年齡與傳統觀念的施壓、職涯規劃與選擇、對於死亡的新審視、堅持與放下的兩難、對於現世環境的越顯失望⋯⋯等等。小人將上述議題盡皆投射在新專輯的歌曲中,依舊以其強調故事性、強調歌曲內涵、重視音樂可能性、玩味的歌詞、多變的唱腔,全數發揮在這張新專輯中,那個在先前我們所熟知的——充滿野心和玩性、熱誠——的創作者,終於回來了,聽眾得以聽見不變的他、也勢必能聽見改變、進化的他,在談及專輯名稱的背後意義之前,我們可以先為這張專輯做一個註解,這是一段在經歷波濤洶湧後尋回自己的公路旅行。 一、專輯名稱【“歌佈靈”的“奇妙”“電台”】概念—— 首先談及「歌佈靈」一詞,可依據小人的IG帳號「goblinzeppeli」剖析為其個人全新的「別名(a.k.a)」,哥布林(Goblin)源自於歐美文化傳說中的妖精,是一種類人生物,體型多半嬌小,通常具有長耳、鷹鉤鼻、金魚眼的特徵,狡詐的個性,雖戰鬥能力弱小但會以大批群體行動補其不足。這與小人的形象有著外在和內在的契合度,外在的共通點為嬌小,內在的共通點為「弱氣」,小人在近幾年曾表示自己的作品強調「弱身體的反抗」,此一概念源自於其就讀研究所時期的教授對其作品特色的解析,而小人在此透過文字抽換,將傳統中文翻譯的「哥布林」更改為「歌佈靈」,其涵義轉變為——『散佈歌曲的精靈』,而”zeppeli”一詞,則出自於小人最喜歡的動漫作品『JOJO的奇妙冒險』中的「齊貝林一族」,此一族角色的特徵在於,他們通常都是扮演「配角」的角色,都是能幫助主角在冒險路上「覺醒」的人物,而他們最終的結局通常都是「展現其強大精神力之後面對強敵奮戰至死」,這是吸引小人生命觀、價值觀的一大啟示。因此「歌佈靈·齊貝林(Gobblin Zeppeli)」便成為了「小人」此藝名之外的別稱,也象徵了其生命追求、作品追求的目標。在此張專輯中,第一個關鍵字『歌佈靈』的來由即為此,而小人也將之應用於此專輯世界觀中的主人翁「DJ Goblin」——散播歌曲的精靈DJ。 接著談到第二個關鍵字『奇妙』,小人的創作素來有著幾類特質,有時是奇幻、科幻、電影感與現實的巧妙呼應,有時則是觀察核心議題的綜觀角度後,淬煉文字並帶給聽眾的共鳴,擅長使用比擬和隱喻。在音樂性部分,小人也自始至終不甘於坐在傳統嘻哈音樂、流行嘻哈音樂的位置,他更加追求『融合』其他樂風的表現。在他心中「創作」二字,缺一不可,要有「創」,也要有「作」,要有「翻舊革新」,也要有「不停止動筆的決心」。如同其歷來諸多單曲設立的奇幻世界觀:《怪物》、《強哥好強》、《呂阿勒提戰記》、《失物招領處》、《安妮安妮醒一醒》、《成人童話》⋯⋯等,皆是將「奇幻」與「寫實」交融的創作法,因此,我們可以在其新專輯名稱【歌佈靈的奇妙電台】,獲得一個顯而易見的提示,即小人在這張專輯中,將會徹底發揮他的奇想,打造出一個環繞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唯美花園。值得一提的是,【歌佈靈的奇妙電台】之文字結構與前文所提到的【JOJO的奇妙冒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看來小人又發揮了他「致敬經典作品」、「再創作」的玩性。 最後一個關鍵字「電台」。在探討此一符號之前,我們可以說小人的作品,如果以電影導演來比喻,可以說他富有「Guillermo del Toro」的黑暗奇想特質、悲愴溫柔的內裡,再加上「Quentin Tarantino」般的黑色幽默氛圍,漫畫式描寫,塑造角色魅力、暴力美學的色彩、多重視角與時序抽換設計。小人也相當崇拜上面兩位導演的作品,這種「風格化」的美學特色,也是小人愛上創作的動機——「好聽、新奇、又好玩」及「用歌唱強化了我們輕如鴻毛的話語」。原本是小人奉行的創作主旨,然而如此熱血充滿樂趣的生活重心,卻在小人歷經此十年之間的跌跌撞撞,一度使他對於創作生涯失去了自信與熱誠,最大也最為囚禁他的其中一個因素在於——「想做出更超越自己、超越業界、做出更完美的作品」,然而這過於巨大苛求的目標,卻反而在某些層面上使他產生更多的壓抑和自卑,忘記了創作本質的愉悅和自然的生命力,使他無法從容下筆,也因此失去了當初創作的初衷,那種「樂趣為主」、「放開為主」的動力,十年來小人不斷糾結要怎麼能夠取悅更多聽眾的口味、又能滿足自己對創作的認可,以及音樂人的另一個大課題——要如何才能藉音樂糊口,這些種種使得他困惑、迷路、憔悴。那麼最後,是什麼原因改變了這個困境呢?我們可以從另一端切入來看,回到「電台」這個傳播媒介。小人表示,會使用到「電台」作為核心概念,有幾項緣由,其一,小人在此專輯製作前,最初想傳達的核心理念是—呈現一趟「找回自己原點初衷的公路之旅」,在經典的公路電影中,沿途播放的音樂常常是暗示主角心境的「符號」,而在電台盛行的時期裡,更是有諸多電影運用此一形式表現。回頭來談及「找回自己原點」這回事。小人能夠尋回創作的動力,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他擔任大學班導師(南台科技大學流行音樂產業系)期間,被班上18-22歲的年輕學子玩音樂所展現出來的樂趣、熱誠、忘情享受,被那種不會過於在乎他人看法的真誠和勇氣,旺盛的野心和學習力給感動了,在此之後,小人便開始能舒暢的動筆,彷彿回到大學時期,那種無論是什麼有趣的主題、詮釋都想玩玩看的心態,歌詞的筆觸也不在只是使用【小人國】時期,那種憂傷深沉為主的撰寫方式,此張新專輯,小人更呈現許多了他大學時期,喜歡表現的譏諷、幽默、隨性、放肆感。可以說不只是「十年磨一劍」更是「十年磨一賤」。「電台」另有一項特質,即——接續播放著不同歌手、樂團,風格不斷轉變——的形式。這也相當符合小人創作的特質,在第一張專輯《小人國》中,已展現了他使用各種豐富、另類、「大反差」的曲目安排。而此次【歌佈靈的奇妙電台】更巧妙的藉由「電台歌曲串燒之概念」將各式樂風的歌曲置入,並完美契合專輯概念。 二、別過多愁的青年、來到殘酷的壯年: 從26歲至36歲的年齡層,會發生什麼事呢?你是否開始面臨到來自長輩迫問的婚姻壓力,你是否面臨到健康狀況開始不穩定、正邁入老年的父母親?你是否開始明白背負家庭經濟的重量?你是否還能像以往那般固執?你對於犧牲或失去的事物是以「妥協」還是以「放下」來看待呢?你是否還相信理想的完美?這些新課題,是在上一張專輯【小人國】描繪「青春懵懂至初入社會的『成長』」中還尚未全面探討的,而正值此年紀的小人,除了透過創作暗示這十年來的轉變,也隱約表達了上述各種問題的面向,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將經歷更多身邊親友的「婚禮」或「離異」,從專輯中的《我們不結婚》便可聽到小人對於婚姻各種角度的批判或探討,我們也將經歷更多親友的「喪禮」,從專輯中的《我參加了我的喪禮》一曲,聆聽出小人對於生命逝去的看法和想像。壯年時期,對於理想和慾望的幻滅,對於人性的失望,對於獲得又消逝的瞬息萬變而莫可奈何,我們亦可從《神燈精靈讓你Make a Wishhh》、《血流成河》等歌曲的譏諷氛圍中感受到。而那些色彩斑斕的青春回憶,歷歷在目,嚮往卻又不再能輕易捕捉的年華,在《出來玩》一首歌中娓娓道來。究竟是經濟負擔下,我們是要持續抱持「理念和靈魂」、又或者服從「市場規則」、還是要放寬心胸「享受樂趣」,《三個入圍者》一曲透過虛構的三個人物,表述了處於掙扎階段的人們的糾結心境。小人並沒有交代給聽眾一個單薄的「正解」。但在專輯末段的《歸/依》、《偏離行程重新規劃路線》中,也清楚地陳述了在這人生崎嶇蜿蜒的路段後,在看清城市的光害和人禍後,小人藉由一隻野鳥、以及一位駕駛的視角,找回了初衷、找回了原點、找回了「人生道路」的確信方位。而專輯中的《是長得像竹節蟲的魚還是長得像竹莢魚的蟲》、《我在烤肉,你們在聊天》兩首歌曲則透過幽默的筆觸,詮釋了現階段「無法看清」的周遭一切,以及社會中作為一個個體的「孤寂感」,並將其濃縮以中秋節烤肉這個小生態圈來傳達出心境。 三 、「以小寫大」的時間性和空間性: 小人在本專輯以「電台」為概念,將人生道路濃縮為一日的電台節目,有喜有悲,有堅信有迷惘,專輯中穿插的Skit,除了讓電台的世界觀更具體、更具說服力以外,更如同幕間劇,或者可以說有如希臘戲劇中「歌隊」的功能性,藉以旁白的形式講述故事背景,或是預告接下來的情節走向。而小人此次新專輯所運用的各式曲風不僅具有跨時代的表現(從1960年代的大樂隊風格、1970的放克樂、1980的Synth Pop、1990的R&B,持續跨越到2020年的流行嘻哈風格),另外亦有應用到各國各地特色的民族性音樂元素,諸如《神燈精靈讓你Make a Wishhh》的中東曲風、《命理時段(Skit)》的台灣傳統樂器音色、《是長得像竹節蟲的魚還是長得像竹莢魚的蟲》的源自巴西的巴薩諾瓦風格、《歸/依》的英式搖滾和後現代搖滾樂風。可以說將廣大寬闊的「時間」及「空間」濃縮在一張專輯裡,帶領聽眾跨時間、跨空間的遨遊,完整一段奇妙又新鮮的樂音饗宴。 看更多

歌曲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