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 華語/流行音樂
1999年發行。朴樹說出了我們想說但是一時又說不出來的東西。聽完他的這張專輯之後,你肯定不會相信這些歌都是他一個人寫的。淒美到極致的《那些花兒》、《召喚》,另類到骨子裡的《New Boy》、《活著》,還有俄羅斯風格的《白樺林》,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歌曲反映的其實就是這個性格孤僻的朴樹,以及許多象他這樣的新新人類的真實的內心世界,準確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抓住了很多年輕人的心。《我去2000年》,這個代言人卻變得心事重重;“我和我那些秘密,又能唱給誰聽”,火熱的節奏包藏不住欲說還休的迷惘。這首歌音樂上平平,但其反諷的口吻已將我們從奢侈而空洞的青春舞臺推向夜空下廣闊的人生,從18歲的天堂推向24歲的煉獄。沉默、內省,才是朴樹氣質的核心。 當然,總是這個年齡的民謠歌者的主旋律。一個活在20世紀末的中國年輕人寫出一首如此動聽的、應當屬於半個世紀前的蘇式情歌,這的確是個奇跡。作為一個民謠歌者,朴樹具備了完好的品質:質樸、誠摯,而他的潛力,則更多地在於那種洞察人生的悲觀氣質,那種生存的噁心感,也正因為這種噁心感,我們對生活的熱愛才有了更深刻的理由。樸實、內斂、細膩、單純,朴樹更願意把白色理解為透明。這倒是符合他的性格,一貫不言不語的他只喜歡通過音樂和歌聲來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