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拾 以後

刪·拾 以後 楊丞琳

2019-11-27 華語/流行音樂
楊丞琳 Rainie Yang<br />第11張全新專輯<br />「刪•拾 以後」<br /><br />好或壞 我全都不換 刪拾後 你會有答案<br />楊丞琳統籌 音樂製作/企劃執行/概念發想 全方位主導參與<br /><br />*音樂製作* - 全陣容音樂人傾力加持<br />陳珊妮x陳綺貞x陳建騏x魏如萱x徐佳瑩x許哲珮x ØZI x呂康惟x馮翰銘 全陣容創作<br />*企劃執行* - 平面視覺及MV影像分流聚合 專輯主旨相互對應<br />平面視覺「純粹淨透」與「極致濃盛」<br />江民仕x周墨 協力雙攝影 專輯雙版本挑戰楊丞琳出道以來最大彩度跨距<br />多位導演助力MV影像 楊丞琳親自參與<br />[節日快樂]楊丞琳x陳映之 聯合導演<br />[刪拾]鬼才攝影師鍾靈首次執導影像MV<br />[Love is Love]金曲新寵ØZI技能升級加盟執導<br />*概念發想* - 楊丞琳擔任全專輯概念主導與衍伸<br />「刪」「拾」概念發想 楊丞琳全專輯全方位規劃執行<br />最“赤裸”的本位解析 無死角看透楊丞琳<br /><br />累積1153天的引領期盼,楊丞琳發行了最新專輯『刪‧拾 以後』,對楊丞琳來說,她放慢了過往對於推出專輯的汲汲營營 ; 三年多來,楊丞琳充分掌握了對於新專輯曲風的設定及創作人選,並且親自逐一聯絡討論關於歌曲的主題跟想法。楊丞琳自己都笑說:「好像給創作人出功課,自己也成為了要創作人交作業的老師。」但楊丞琳首次身為專輯製作統籌,她的確親力親為、設身處地地站在市場面、自我突破上鑽研、探索與嘗試。也因為如此,楊丞琳更能對於專輯的主旨掌握地恰如其分,並且將專輯概念展延到平面視覺與MV影像巧妙地相互對應。<br /><br />從音樂製作面來說,專輯的所有創作以及製作都是當今音樂圈的一時之選,也是楊丞琳在籌備專輯初期就已經設定的人選 ; 雖然許多人都是第一次合作,但彼此在創作歷程上卻惺惺相惜、一見如故。例如專輯中的首波主打「節日快樂」的詞曲創作兼製作人陳綺貞,雖然彼此都已出道多年,這次卻是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促成了此次合作。而在多位音樂人連袂加持與楊丞琳統籌下,『刪‧拾 以後』展現了有別以往的精良水準。與此同時,楊丞琳在與音樂人製作配唱的過程中,她同時也發現這一切也正在剖析自己,從製作歷程中得到能量。因此,這張專輯可謂是楊丞琳出道以來最“赤裸”的專輯,回歸本位思考,讓歌迷更能了解這階段的楊丞琳。<br />由於楊丞琳對於專輯概念相當清楚了解,因此到專輯企劃期時她特別親自加入討論,無論是化妝、髮型、造型無一不參與個人意見並提供參考畫面以供企劃團隊能獻最大己力。平面拍攝特別邀請到江民仕、周墨兩位知名攝影師為專輯兩版本進行拍攝並將視覺分為「刪」與「拾」兩種影像概念。攝影師江民仕所拍攝的概念「刪」所呈現的是全然交付、希望被人了解但卻又怕過於具象赤裸。攝影師江民仕多次與楊丞琳合作早已達到了無比的默契,楊丞琳在設定專輯主題拍攝前便希望將自己最無私最毫無保留的一面交給江民仕,她放心在江民仕面前褪去所有華服,只留下最簡單的妝容、清透的服裝,憑藉著高度淨膚感的平面視覺穿透至歌迷面前,從先前釋出的專輯封面可以見得。楊丞琳在妝感、服裝“刪除“過多的元素,呈現了然於心的純粹狀態。而攝影師周墨負責的概念「拾」展現的則是濃烈且色彩飽和地強調所謂拾起的豐盛,濃盛畫面對比「刪」版視覺展現截然不同視覺衝擊。楊丞琳態度時而堅定、時而自在放鬆,都在在顯示了她無懼的佇立存在,如此色彩強烈的對比之下絲毫不顯遜色,用肢體與眼神拾起了勇敢自信的自己。<br />提及MV拍攝部分,首波釋出的「節日快樂」MV由楊丞琳與金曲獎導演陳映之聯合導演,楊丞琳主動提出以燈光表現節日的快樂感,與強光對戲常失焦或翻白眼,楊丞琳努力克服面對強光會眨眼、飆淚等反應;另外,為了配合電吉他的重節奏,她再提出在雨中狂奔展現澎湃氣勢的想法,笑稱宛如自己整自己。而「刪拾」則由怪奇攝影師鍾靈(Zhonglin)擔任導演,由於鍾靈是第一次擔任導演,她運用平面拍攝時的獨特場景與倒行逆施的非常規影像敘述歌曲概念。其MV中三個橋段分別代表了:與過去的自己衝撞(別頻頻回頭看)、事情沒有發展得這麼不堪(別活得比流言不堪)、別為誰做出決定(刪拾後你會有答案); 我們可以從畫面得知導演運用非敘事時間軸交代歌詞意境,超脫常態卻不離經叛道,也讓歌曲藉由影像發展出新的方向。「Love is Love」由新任金曲獎最佳新人ØZI擔任導演,ØZI本身對於影像就相當有興趣並且勇於嘗試,這是他首次為他人量身打造的歌曲執導影像,自然在歌詞解讀跟歌曲節拍上ØZI都有獨具匠心的新穎手法,也讓楊丞琳在MV中有別於往常的嶄新形象,讓人眼睛一亮。<br /><br />歌曲介紹:<br /><br />[節日快樂]節日未完的快樂 翻覆成鬧騰的苦澀 當孤獨終究必須 我選擇 讓明天閃耀<br />  作為楊丞琳第11張全新專輯『刪‧拾 以後』,自籌備階段楊丞琳心中就非常清楚專輯的概念與方向,身兼新專輯音樂統籌和專輯製作人的她,於收歌階段便主動一一聯絡與專輯主題契合的創作人,親自說明來意與對歌曲的想像,讓創作人各自發揮。而「節日快樂」這首歌曲的主題也是陳綺貞與楊丞琳兩人討論後所呈現的成果,由陳綺貞詞曲創作並擔任配唱製作。在歌曲的配置上,電吉他的彈奏搭配鼓擊等樂器,襯著楊丞琳娓娓唱出的歌聲逐漸堆疊,在曲調臨近結束時化繁為簡、完整收尾,恰恰符合了「節日快樂」這首歌曲的意境:歷經複雜而化整純粹,回歸真正的我,認知真正的自己。<br />  而「節日快樂」想說的是一個在節日被忽視的故事,在越鬧騰越歡快的情境下,不管是單身抑或是身邊有伴侶,其實,人生來都是單數,某種層面上,單身與否跟孤獨程度並不是反比,反而可能是相差無幾的。不管人是否在一段關係中有人陪伴、生活是否激盪,面對孤獨時都是給自己的省思,反芻點滴經歷的一切,更重要的是進而接納。而「節日快樂」同時也被賦予"刪除與拾起"的專輯主體概念,我們並非得屏除什麼而留下什麼,而是可以更瀟灑地去接受。然而,有時自我限制反而是過不去的最深窒礙。「節日快樂」所訴說的是人人都有可能有意識地活著無意識的孤獨,但當我們不再抗拒,懂得從容面對,那就是孤獨最自在的狀態。<br /><br />[刪拾]陳珊妮詞曲 楊丞琳演繹 致在迷惘中尋找答案的每個存在<br />  「刪拾」作為整張專輯的主要點題歌曲,陳珊妮經由填寫詞曲並擔任製作,完整傳達了她與楊丞琳的作品溝通中所得到的領悟 ; 兩人雖然是首次合作,但當楊丞琳與陳珊妮通上電話並口述心中對於歌曲的概念時,陳珊妮立刻掌握住她所想要的重點並給出許多想法上的互動。也因為如此,當陳珊妮交出demo時完成度就已經相當高並且切合主題。「刪拾」一如歌名所述,概念圍繞在刪除與拾起所譜寫。陳珊妮在歌曲與歌詞的安排上,不難發現這首歌所要提點的是我們在面對後青春的加速崩毀,對於未知的預測以及尋求 ; 在頹靡與建置的選項中遴選適合自己的特質過程中“去蕪存菁”。無論過往曾為誰強裝勇敢、為誰換臉求愛、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又或是在豐富多采中度過…這都是我們對人生的選擇與試探 ; 我們藉由「刪拾」解讀到曾發生的好壞都形塑了自己,跨越糾結與侷限後,才發現原來一切並非不可承受之重,所以我們選擇接受 ; 而當我們對於時間軸的推進學著不頻回頭看,進而活成了令人尊敬的存在,從歌詞「好或壞 我全都不換」、「要成為 被尊敬的存在」即可見一斑。<br />  歌詞撰寫的安排上,陳珊妮巧妙地運用段落來劃分二十世代與三十世代各有的心思與感想,楊丞琳用主觀的口吻去敘述二十世代的所面臨的矛盾、懵懂,且對於迎來三十世代的未知建構著似是而非的景色 ; 但我們從歌曲體會到的,其實根本不需要為“未知”擔憂、焦慮,亦不需要對過去懊悔,應該把握當下,活成最好的自己,學會不在意數字伴隨的世俗評判與恐懼。如同歌詞的最後兩句「致和我一樣的女孩 刪拾後 你會有答案」點出整首歌的意境,不要害怕成長,刪除覺得不好的部分,拾起我們對於選擇的勇氣,答案就會不證自明。楊丞琳在唱法上也有別以往的詮釋,可以從歌聲中聽到如輕如呢喃的口氣、隨曲調鋪陳的力量,都是在配唱過程中與製作人陳珊妮親自討論的成果,隨著她一字一句走過了無畏的青春、只為認可而配合、在混沌中前行、最終找到自己難以忽視的獨特存在。<br /><br />[Love is Love]金曲新人王ØZI詞/曲創作+製作一手包辦<br />  這首歌邀請到2019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得主ØZI創作﹑製作與拍攝MV ; 但在ØZI大獲肯定之前,楊丞琳即在整合專輯曲風過程中,特別選定他來為專輯內節奏相對強烈的快歌進行創作,無非就是看中ØZI在現今華語音樂圈當中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他擁有美式背景卻能將創作融合跨越東西的文化共感,運用歌詞訴說跨越差異的男女觀念,搭配朗朗上口的曲調都是為當今樂壇注入了新的能量。楊丞琳也因看中ØZI此特質便力邀他為新專輯增添新色,本以為楊丞琳沒有嘗試過這樣的曲風會在錄唱卡關,但沒想到她在配唱過程中毫無障礙,並且得到了ØZI對於楊丞琳唱法的高度讚賞,她唱出了所有在愛情裡的女人都曾義無反顧地秀出所有的愛,但無私並不等於回報,男人的感情有愧終究是每段愛情裡面陳舊的劇情,原來Love is Love,即便都知道是會經歷傷痕的愛都會讓人奮不顧身。<br /><br />[不可惜]協力金曲創作人呂康惟再次合作 即便不再可及也不覺得可惜<br />  「不可惜」這首歌所要訴說的是在一段感情當中好似彼此追趕的過程,而人們因相遇而相愛,但卻因為彼此相識的認知差異可能選擇視而不見。但在一段關係當中,駐足在回憶中的那個人才是最孤獨的,孤獨的追趕著不可及的前方。然而,感情中追尋的究竟是心靈相通的對方,還是已選擇在現實睡去,不願意面對?因此這首歌想要傳達的就是我們在經歷過感情後,能夠學會不再可惜﹑學會坦然。<br /><br />[煉愛]楊丞琳x徐佳瑩 默契組合再次合作 無畏感情觀的暢所欲言<br />  距離兩人上次合作已有五年的時間,此次專輯楊丞琳再找徐佳瑩創作歌曲,曲風與2014年的「點水」截然不同,今次「煉愛」的曲風個性強烈,無畏鮮明的標幟特性由歌中開始渲染,感染到每一位聽到歌曲的聽眾。概念是描述對於感情的勇往直前,對於自己所愛且堅持的就義無反顧,人們都曾過著恣意消耗青春的日子,彷彿明天還遠;而青春最可貴的也是如此,不是嗎?這首歌可以聽到楊丞琳的唱法有所改變,玩弄著聲線的高低,輕易駕馭了這首重拍節奏。<br /><br />[獻醜]在感情中不怕獻醜 擁抱自身的不完美<br />  「獻醜」歌詞由陳信延與李榮浩聯合創作,就字面上解讀"獻醜"通常是不吝於向他人顯露出醜態的謙辭;而這首歌所敘述的則是在另外一半面前,我們放下了所有的矜持﹑表象等,翻開最底層的情緒展現給對方,而看似無法接受的自我卻在對方眼裡全盤接受,而缺憾不等於兩人的遺憾,彼此都相互"獻醜";不分對錯的勇敢軟弱都能赤裸裸地展現,緊緊地擁抱。<br /><br />[臉孔]拼湊千瘡百孔的傷口 縫補成我的傷口<br />  「臉孔」從簡單的吉他前奏入歌,但唱著的是沉重的詞句,而楊丞琳運用敘事的口吻緩緩唱出,彷彿能感受到心平氣和;訴說的是一張張的臉孔都建構了現在的自己,鋪墊著走往現在的路;而我們遇見的每張臉孔都具備著它的意義,回溯到當初經歷的共同。雖然這一切都已經事過境遷滄海桑田,但都是不可抹滅的珍貴記憶,就算回想起來可能是曾經難以跨越的難關﹑椎心刺痛的凜冽,現在看來都已雲淡風輕。<br /><br />[空空]Waa魏如萱x楊丞琳 首次合作 雙關翻玩語意空空<br />  Waa魏如萱自出道以來就擅長將生活的素材轉化成歌曲創作,用音符勾勒大家的日常生活;楊丞琳很喜歡她得天獨厚的特質邀請她為新專輯創作,雖然兩人是首次合作,但早已對彼此相當熟悉,楊丞琳提供了對於歌曲的想像讓魏如萱發揮,果然成品讓人喜出望外﹑毫無預期。而歌曲的大意是描述兩人交往前的濃情蜜意卻因為在關係確定之後逐漸降溫,面對聽不懂說不動的對象總像對牛彈琴,腦袋空空;而淺顯易懂的詞曲讓人在聆聽時毫無壓力,魏如萱大量地運用"空空"二字貫穿全曲,讓人下意識的植入易記的疊字,也感受到Waa魏如萱獨特的思考迴路。<br /><br />[泥土]許哲珮感性詞曲創作 楊丞琳表達對於YUMI的愛<br />  人的五感是一種微妙的元素,無論是對同類﹑自然與寵物都具備著不可言喻的情感;當初楊丞琳與許哲珮討論主題時,楊丞琳就表達特別希望專輯中有一首歌可以獻給她的寵物-YUMI,因為這麼多年來,她們一起度過了許多時光﹑休戚與共;雖然寵物並不會說話,但只要彼此互動便可以感覺得到之間的化學反應,甚至不需要隻字片語就可以心領神會。這也讓楊丞琳體會到原來感情深厚並不是說出了多少﹑聽到了多少才能堆疊,而是相互了解便可以跨越隔閡。而泥土也同等於養分,在互相陪伴的過程中,彼此不自覺地汲取養分,用感情豢養著彼此,一同成長。這讓所有聽者感受到楊丞琳對於YUMI的感謝及愛,與其說YUMI是需要照顧,更多的是楊丞琳珍惜這份愛,永遠不滅的情誼。<br /><br />[我不認識你]信任的破碎 無法拼湊也難還原 重新詮釋「獻醜」粵語版 <br />  「我不認識你」是專輯內「獻醜」的粵語版本,楊丞琳已許久沒有推出粵語作品,因此在專輯籌備期她便主動提及要錄製粵語歌曲的想法,雖然是專輯內歌曲的粵語版本,但兩首歌曲的主旨卻大相逕庭;這首歌所要表達的是曾經熟悉的一段友誼逐漸地消逝,但一切卻早已無法挽回,彼此建立信任需要經年累月,但頹壞卻是一念之間。從他人口中聽到了自己都不認識的自己,然而最熟悉的知己,卻認不清在自己面前的是哪一張臉,該聽信的是哪一種說法,當交心成為了交換的條件時一切就都已走調,而最想不通的便是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最後再多的捫心自問只換來一句"懷念過 然後我 未識你"。 看更多

歌曲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鈴聲
答鈴
背景音樂

歌手的其他專輯看全部

相似歌手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