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 華語/流行音樂
選擇是一種錯覺 • 選擇是一種交換 • 選擇是一種自我說服 蘇慧倫 Tarcy Su《輕重 Aftersun》 捨不得遠走高飛 來不及慎重遺忘 有時,別無選擇會偽裝成選項、形成錯覺 有時,選擇必需用自己的期待來交換 有時,做出選擇是自我說服的過程 雖然做出選擇,但「因為捨不得、所以來不及」 於是仍在原地,而「遺忘」成了現在進行式 輕重之間 並肩同行的他和她 蘇慧倫在2020年發行的專輯《面面》,以人的各種不同面向作為概念。而這次的專輯《輕重》,蘇慧倫又往前走了一步,深入每個人生活中或大或小的瞬間、或輕或重的選擇。什麼是「輕」什麼是「重」?在這些輕重之間,發生了什麼?留下了什麼? 明明還有著想撒嬌的心情,卻發現已經是個該承擔責任的大人;瞭解承擔了責任,卻還是嚮往自由;希望能感受到被珍視,但又不希望給對方帶來負擔的欲言又止;面對不得不的離別時、到底該放手還是挽留?有「對」的、「正確」的答案嗎? 總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因為孩子們深信「選擇」是存在的。而成人擁有的、往往總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只能苦澀卻貌似舉重若輕地微笑面對。讓這些輕重之間的「不得不」,在自己身上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 蘇慧倫第17張全新專輯《輕重Aftersun》,走進你我心中那道輕重之間的幽微窄廊,在被記憶的艷陽灼傷後,再藉由彼此的撫慰舒緩曬痕、鎮靜傷痛,繼續走向各自的旅程。 在音樂的輕重之間 蘇慧倫第17張全新專輯《輕重Aftersun》這樣的心情,該如何成形發聲呢?這份每個人都曾有過、或正處於其中,當事人才能明白的一言難盡與進退不得,該用什麼樣的輕盈、去托起這些不可承受之重呢? 葛大為坦承《輕重Aftersun》是一張命題較特殊的專輯,該如何看待所謂「沒有選擇的時候才獲得的選項」;以及面臨抉擇時,人類既自大又自卑的心情。他嘗試著以詞曲的方向與選擇的不同之處,去傳達這些微妙的、心境上的轉變。 而葛大為本身也對於蘇慧倫聲線中的輕重拿捏,十分佩服;特別是專輯中的〈輕重〉一曲,他認為「多一分少一分,味道都會不同,但慧倫完全理解我想要傳達的。」第一天錄音結束時,也忍不住特別對蘇慧倫道謝。 他認為,如果說上一張專輯是讓外界看見蘇慧倫的變與不變,那麼這張專輯就是蘇慧倫化身成世界上、隨處可見擦肩而過的每一個人,去講述不論是誰都在遭遇的生命選擇。 專輯製作人陳君豪則讓音樂性更多元,巧妙運用當代、潮流的元素之外;招牌的蘇式另類流行,直接情感爆發的搖滾,或大人式的深度。他也認同傳達《輕重Aftersun》的困難,如何以輕巧的力道撐起詞曲的重量、並不容易。 但蘇慧倫幾次配唱錄音時,陳君豪能感受到她投入很深,他表示「那種Magic Moment 在錄音時是很難得的,已經無關歌唱技巧。而《輕重Aftersun》就有很多這樣的記錄,所以我們常在完美與情感的選擇間拉扯。」 對製作人而言的奢侈煩惱之下,「最後往往都是保留最真實的聲音,因為她從自我心境、想詮釋的唱法和情感,去跟團隊溝通琢磨每個細節。」他個人覺得「可以說是最蘇慧倫真面目的專輯」也不為過,身為製作人對於她的表現非常驚艷。 蘇慧倫曾說,生命中累積的許多情感,似乎都存在生命很深層的地方,只是成爲了凝固的狀態。而她在音色和語氣的詮釋上,和之前的自己不同、是一種把自己交出去更多的感覺。 在輕重之間,以這些歌、讓這些凝固的情感再次流動起來。 《輕重Aftersun》創作團隊 陳君豪/葛大為/張震嶽/HUSH/告五人雲安/白安 林家謙/鄒序/彭學斌/楊格/顏鵬軒/Kunny/林皞仁 輕重之間 住著美好的疲倦 「輕或重,也許都只在一念之間,但那個一念之間、會反覆在生命中出現許多次。每個一念之間的選擇、都會改變一些事情,輕或重沒有對錯好壞,都會留下痕跡。像曬痕一樣,有些深有些淺;這些輕重之間,充滿了不為人知的心情和選擇。」_蘇慧倫 我們很熟悉蘇慧倫,比方像是削掉時間、就那樣直接從記憶中走出來的凍齡容貌;或是乾淨得不可能被忘記的清柔歌聲、讓所有人無縫接軌地從〈Lemon Tree〉唱到〈真面目〉;甚至也習慣了以演員姿態出現的她,穿梭不同角色發揮演技、讓觀眾忘記她是蘇慧倫。 「不管是歌手、或是演員,我只是單純覺得身為一個表演者,必須要有能力讓自己的情緒既處在很大的波動中、但卻又要拿捏得當。」她承認,讓情感凝聚、呼吸、釋放,是一種表演的癮,卻同時也是一種挑戰。不論那是對於某個角色的演繹,或是某首歌曲的詮釋方式。 「比方說,像這張專輯中和告五人雲安合作的 〈就說給我聽〉我從聽到demo的時候就被觸動,這首歌的詞曲真的很動人。」而製作人也想呈現比較特殊的編曲,希望蘇慧倫能在高與低的音域間遊走,蘇慧倫老實說:「但這首歌key的range很寬、其實我沒有把握。」 身為表演者的她,雖然感受到壓力、但也同時燃起了挑戰的企圖心;「我必須要很入戲,才能把歌曲裡想要呈現的情感、投射出來。」蘇慧倫說記得在錄唱〈就說給我聽〉中間休息的時候,不斷反覆著情感的凝聚與釋放,讓她也忍不住自嘲自己「真是情緒的奴隸呀。」 擁有同時遊走在歌手和演員之間的實力、讓蘇慧倫能把歌曲唱成了電影,歌曲的一字一句、都像一幀一幀的電影劇照。只要能小小的跨越一道挑戰,就會讓她覺得,在生活的輕重之間也不盡然都是讓人傷透腦筋的事。 作完這張專輯後,也是某種走過輕重之間的美好疲倦,蘇慧倫笑著說「就像是對自己的小小慰勞,得到很棒的作品、美好的疲倦和一杯白酒。」 輕重之間 留下冒險的證明 「我們每一個人,不論平時看起來多麼堅強,其實並不是隨時都準備好接受生命中突然出現的躁動,或進退兩難的局面。而似乎,當經歷一些事之後,生命裡已經發生、或可能會有的重量,就會被描繪的更加清晰了。」_蘇慧倫 我們跟蘇慧倫很不熟,即使她澄澈雙眼一如往昔、但多了觀察眾人的深遂;雖然是歌迷口中暱稱的「老大」、在隨筆文字中偶爾也流露出傷感的柔軟;總是隨和自在地分享生活、卻可以感受到她有某些堅持守護的事物絕不輕易退讓;明明像遙不可及的星星、她轉身踏上滑板就那樣走行人間。 只是偶爾會想稍微脫離一下,像其他人一樣。蘇慧倫閉上雙眼,慢慢地說:「這張專輯能讓我躲在歌裡,脱離那些應該與責任。在虛實之間,感受存在、慾望、痛苦、輕盈、愛或不被愛⋯,每錄一首歌,都在情緒的翻動中尋找蛛絲馬跡。」 總是這樣,蘇慧倫在柔軟又強大之間,遊刃有餘地自在切換。就像是新專輯中,再度和熟悉的張震嶽合作。「跟他邀歌的時候其實要求很簡單,就是希望旋律性要強,阿嶽說有一首這樣的歌,只是怕對我來說太重。」可是聽完demo之後,蘇慧倫很清楚的知道:「那個重量放在我身上,我撐得住,我有重訓。哈哈哈!」 非常張震嶽style的〈我到底是怕你什麼〉,帶著衝撞感、蘇慧倫覺得是平時的自己比較難表達出來的;「但,我撐得住。」不是自己習慣的、擅長的,或許需要一些調整去適應、她會換個角度想:在生命的輕重之間,總有難題像冒險遊戲般、一場又一場出現,而她要留下自己為之努力過的證明。 蘇慧倫有點小小滿意地說,「〈我到底是怕你什麼〉中,有一句很長、不能換氣的:『這條路上走得好累渴望溫柔渴望溝通我要安慰你卻狠狠地冷眼』錄音前大家都很疑惑,我能不能不換氣的完成?還說沒關係可以用接的。」但是沒想到,蘇慧倫很輕易地一氣呵成唱完,讓工作人員佩服不已。 蘇慧倫笑著說:「很期待大家去KTV的時候挑戰一下。」或許不久之後,我們就能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歌迷們的大挑戰了。 在光影與設計的輕重之間 專輯封面邀請近年倍受矚目的時尚攝影師郭桓誥,他以其既強烈又沉靜、雖低調卻綺異的風格聞名,似乎能讓被拍攝者自定格的平面中穿透而出、直視觀者,作品屢屢令人倒吸一口氣,讓人目不轉睛。 本次專輯《輕重》的封面拍攝,美術打造一座蹺蹺板並搬運到海面上,讓蘇慧倫或站或坐的在蹺蹺板上傳達輕重之間的選擇,彷彿迎面接受生命中的起伏躁動,拍攝完蘇慧倫感性地說:「在蹺蹺板上也許是人生的常態,我們在上面感受這些高低起伏中,努力地維持自己的平衡。可能會頭暈目眩,也可能是一場冒險遊戲。」 《輕重》的裝幀設計,邀請到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得主劉悅德操刀。設計師劉悅德近期也跨足書籍設計,且入圍德國萊比錫書藝基金會「2024世界最美麗的書」。日前更獲選成為全球平面設計最高殿堂AGI會員的殊榮,及Shopping Design的Taiwan Design Best100年度時人,被譽為「內容創作者的視覺魔法師」。 身為重度音樂愛好者的劉悅德。將音樂的涉獵範圍延伸到設計上,她認為「一切從音樂本身出發」,感受音樂人想表達的意念。將樂曲轉換成可見的影像。關於專輯題目《輕重》,劉悅德提出「一半」的想法,以虛實的對比、複合媒材的併用及印刷技巧,讓「輕重」躍然成形,將音樂與設計概念展現於方寸之中。 蘇慧倫Tarcy Su《輕重Aftersun》專輯曲目 01.抬頭紋 Forehead Wrinkles 詞曲-鄒序Hogan T. ⇄人格測驗的選擇⇄ 社交場合讀空氣不稀奇,16型人格切換的角色扮演才是實力;今天E人成份多一點,明天適合I人模式上場出演。把翻白眼和驚訝藏在心裡,我親愛又誠實的抬頭紋是秘密的知己。 鄒序的作品充滿近年創作人珍貴的創意,主題總是出人意料、且詞曲貼合。無論是演唱者或聽眾,都會在一種舒適的感受中、無負擔地為自己挪出一塊不被外界打擾、自在思考的空間。 02.我到底是怕你什麼 Let Me Go 詞-張震嶽Ayal Komod/葛大為 曲-張震嶽Ayal Komod ⇄棄單情勒的選擇⇄ 一通電話一段簡訊,你隨時隨地、精準對我下單情緒勒索。不光是互相折磨,還像賭氣看誰先認輸放棄。贏也好輸也罷,反正我想棄單你的情緒勒索,不想再外送真心。 蘇慧倫以第一人稱的「我」視角,精準地表現出仍有情緒但逐漸冷靜的過程。不過多修飾的字句、是不願再滿足他人的期待,也是領悟了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真正的安全感。不在乎輸贏只想重新找回自己,拿回幸福的主導權,走出情緒勒索的有毒關係。 03.行前準備 Ready For Goodbye 詞-彭學斌/蘇慧倫 曲-彭學斌 ⇄練習放手的選擇⇄ 出發前往陌生的地方、或面對未曾經歷的事,離開或被離開,不想放手卻不得不放手。反覆練習著,是不是就能不再傷心?練習著依依不捨的再見,練習著措手不及的告別。 創作過無數膾炙人口金曲的彭學斌,和嗓音溫暖清亮的蘇慧倫。以輕緩的音符,含蓄的字詞訴說無法迴避的人生課題。面對離別、或是遠行,不論如何準備,似乎永遠無法習慣。 04.輕重 Aftersun 詞-葛大為 曲-林家謙 ⇄一念之間的選擇⇄ 一念之間,分出了輕重。重要的,有了重量;那些輕的,成了難忘的。無數的一念之間,是一次又一次的妥協。究竟是我太看重承諾的重量,還是你太輕視我的體諒? 音樂唱作人林家謙的旋律,流暢且充滿電影般的敘事畫面感,樂音停止、餘韻仍在。而「輕重」這樣的感觸,是走過足夠的人生、在此刻對自己與生命的提問。蘇慧倫時而低語自述、時而自問自答,準確到似乎就踏在每個傷痕之上輕唱的情感表現,恰到好處的呼應著「輕重」。 05.就說給我聽 Just Tell Me 詞曲-告五人雲安 ⇄天人交戰的選擇⇄ 隱暪的話外之音,完美得失真的謊言。猜測沒說出口的事實,推敲謊言中的線索;你都特地準備好謊言了,我要辜負你的準備嗎?來吧!就說給我聽吧!我也準備好了。 告五人雲安的詞曲,既尖銳又溫柔,引出了蘇慧倫在這首歌中巧妙地以高音低音展現,像是兩個自己既在相互對抗、也同時彼此心疼著,在咬牙面對與心碎脆弱之間拔河。 06.就地取材 Bedtime Snacks 詞-葛大為 曲-顏鵬軒(Panson Yen) ⇄可大可小的選擇⇄ 小小的一點好運,能遮瑕壞心情;對味的一塊餅乾,能淨化聽到的壞消息。偷到5分鐘的神遊放空,壓線收到的外送拿來追劇剛剛好。在生活中集點小小的愉悅,兌換自己獨享的快樂。 靈魂沙發的主唱顏鵬軒送來略帶慵懶氣味的曲子,配上葛大為善於觀察的細緻文字,恰到好處地像是一杯coffee break的放鬆。我們只是沒發現,那些猛一看微不足道的小事、能讓自己多麼開心。 07.不管不管Non-stop A-HA Non-stop 詞-葛大為 曲-白安 ⇄說走就走的選擇⇄ 期間限定、讓理性去放假,懶懶散散、忘記待辦事項。好奇就出發、不管方向,喜歡就大笑、不管形象,失落就沮喪、不管眼光。不管邏輯,不管你說什麼,我想要說走就走。 身體需要回復平衡,心靈當然也是。白安驚喜地為蘇慧倫作出這首略帶俏皮的曲子,而蘇慧倫也完美的挑戰左右腦的重新設定,詮釋自拘束中解放、隨性卻不流於瘋狂的聲線。 08.拉尼娜冷 La Niña 詞曲-楊格 ⇄冷暖自知的選擇⇄ 愛情無法保溫,喜歡不能蒸發。在已經變涼的關係裡,只剩下彼此的心軟;如此脆弱的喜歡,只能存活在溫室裡保管。不想承認我們的愛在冷靜與熱情之間震盪,逐漸失溫。 是蛙化的冷靜嗎?還是天蠍座式的退一步?楊格的詞曲總是一如往常地精準,能讓人瞬間進入反聖嬰現象、溫度震盪的搖滾區。在愛情中從熱戀異常迅速地冷淡,倒底需要什麼樣的暖暖包才不會失溫呢? 09.落淚前 先跳支舞 Before Crying, Dance First 詞曲-蘇慧倫 ⇄自言自語的選擇⇄ 快樂的雙人舞,像對話一樣你來我往;悲傷的舞步,是一字一句、忽快忽慢的自言自語。像想起了什麼,靜止不動;像想忘記什麼,不斷旋轉;在落淚之前,我和我的雙人舞。 蘇慧倫在未開案前就已譜好曲、但遲遲未填詞,思考什麼字句最能貼近作曲時的心情,直到製作尾聲才填完詞。散發著歐洲法國電影氛圍的詞曲,細膩迂迴的表現方式,多麼蘇慧倫式的低迴獨語。 10.交換禮物 Lens Of Life 詞-HUSH 曲-Kunny / 林皞仁HJEN ⇄不斷蛻變的選擇⇄ 穿梭人間,懂得牽掛離別;愛得深刻,見過心慌失措;走進風景,成為風景的一部份。每一次的「經過」都像一次蛻變,脫下衝動、穿上坦然,想對未來稍微留白的,新的我。 這首歌的出現如同禮物一般偶然,又或就像英文歌名Lens Of Life日常的鏡頭一樣,所有發生過的愉悅、犯錯和起伏,都是日常生活的一段切片、也是來自生命的贈予。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