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釘子花 伍佰 & China Blue
2016-12-28 本土方言/搖滾
伍佰 & China Blue<br />全新台語創作專輯<br />「釘子花 」<br /><br /> <br /><br />2016/12/28正式發行<br /><br />伍佰 & China Blue全新台語創作專輯【釘子花】<br />可以隨著音樂起舞,也可以隨著歌詞沈澱<br />11朵紅花,11枝釘子,直接衝擊你心中的軟弱!<br /><br />這是伍佰的第三張全台語創作專輯,繼1998年的【樹枝孤鳥】(台語搖滾)和 2005的【雙面人】(台語舞曲搖滾)之後,這張專輯是台語歌再一次的進化。伍佰說這張專輯是“釘子花”的故事,小時候他聽著台語“釘子花”腦海中浮現這三個字,一直到幾年前他才發現應該是(燈仔花)的意思,也就是燈籠花,學名朱槿,從這個美麗的誤解他開始發想,“釘子花”是一個被誤解的人,專輯裡的11首歌就是以“釘子花”為第一人稱去唱的歌, 人生總是五味雜陳,誤解總是不請自來,“釘子花”的人生從被誤解開始,卻展現了無比強大的韌性,我行我素,最終,不管你怎麼解怎麼看,它依舊是爬滿牆圍的耀眼紅光。就像是即使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伍佰並沒有因此忘記面對真實世界該有的態度,他努力過著絕對真實的生活,就像釘子花一樣,不管外在怎麼變化,不管別人怎麼想,依舊是最初的自己。此外,專輯中很多歌曲有著台語老歌的氣氛,伍佰認為台語老歌被時代排擠在主流之外,所以想用這張概念專輯做為整個文化的反擊。<br /><br />編曲方面伍佰用了大量 Afrobeat (非洲舞蹈旋律的音樂)元素,11首歌有 6首,特別去美國找管樂手(兩隻小喇叭,一隻Tenor/Alto 薩克斯風,一隻Bariton薩克斯風)以及打擊樂手,加入伍佰 & China Blue原本的演奏。混音師是已和伍佰合作八張專輯的葛萊美大師Bill Schnee (從1996年【愛情的盡頭】開始),母帶後期製作Mastering engineer 是Stephen Marcussen,有35年以上經驗的他曾做過多張“滾石合唱團”的專輯,也是伍佰 1998年【樹枝孤鳥】專輯的Mastering engineer。不論是美國的樂手還是錄音師,在聽到這張專輯多元和豐富的音樂之後,儘管聽不懂歌詞,都給予高度的評價,在【樹枝孤鳥】、【雙面人】兩張經典台語專輯之後,伍佰硬是又走出了一條新的路,讓台語歌的進化沒有止盡。在【釘子花】專輯裡,你可以隨著音樂起舞,也可以隨著歌詞沈澱,在不同的時刻聽見,同一首歌竟都能展現出不同的樣貌,直接衝擊著你心中的軟弱。<br /><br /><br />伍佰說:<br />這是我對我自己生命歷程的挖掘與重新再面對<br />再一次擁抱我自己的<br />我放浪吟唱的<br />新台語歌謠<br /><br />一直到今天,遇見我的人看到的我,多是他們自己心裡所建構的。<br />我是誰,用母語來尋找,就好像用釘子,直接而深刻。<br /><br /><br />一直在創造之後又再破壞的伍佰,根一直都在。<br />伍佰在哪裡,台灣歌就在那裡。<br /><br /><br /><br /><br />專輯發行日期:2016年12月28日<br />近期演出:“今夜伍佰8”全台Live House 巡迴共8場 2017.3月登場<br />專輯內附:紐約新銳藝術攝影師章潔拍攝封面藝術珍藏卡<br /><br /><br />伍佰 & China Blue《釘子花》樂評<br /><br />「伍佰」這個名字足以憑「搖滾名人堂」姿態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留下無可取代的印記早已無庸置疑,他的作品之於時代變遷的關聯性與重要性早有無數文本可參考在此也不再贅述。但除了眾多獲譽為改變台灣搖滾樂樣貌的經典專輯與歌曲之外,對我個人而言更為趨之若鶩的是,當年可以邀來我熱愛的英國Nu-Breaks天王DJ/製作人Adam Freeland為〈厲害〉炮製Remix,還有昔日為The Party製作〈MONKEY在我背〉以及蛋堡單曲〈史詩〉取樣〈白鴿〉而跟Hip Hop間產生的連結。<br /><br />提到〈白鴿〉,多年前因為《白鴿》專輯的發行而有機會與伍佰老師進行訪問,當中他曾比喻自己的音樂歷史都在飛翔,我也以「自由飛翔的音樂哲學意識」做為那篇訪問文章的標題。的確,一路以來從吳俊霖到伍佰&China Blue所有作品所勾勒的音樂軌跡,彷彿正是帶給聽者一趟自由多元的音樂飛翔體驗。而這次暌違了三年,飛行旅程再次啟動,《釘子花》竟是令人驚艷地再次飛向全台語創作的音樂空間。<br /><br />1990年《完全走調》裡〈小人國〉曾在跡近Talking Heads那樣New Wave曲式中唱出對阿Q精神的批判,而《釘子花》開場一連兩首蟄伏著Afrobeat式Polyrhythm肌理所祭出的〈釘子花〉與〈磞孔〉,則讓我驚艷地聯想起昔日Brian Eno幫Talking Heads製作的那張我自己相當鍾愛的《Remain In Light》專輯!然而《釘子花》意圖將Afrobeat元素融入台語搖滾中的嘗試,並不是一種純粹表象的形式套用,而是內化後與台語歌曲美感共冶一爐的完美展現。<br /><br /> 是次伍佰透過自己對「釘子花」的美麗誤解、再以「釘子花」做為第一人稱進行演繹而衍生出來的這張概念專輯,作品中那些渾圓飽滿的節奏聲響與台語詞曲韻味絲絲入扣而來的呈現手法,就是那樣地獨樹一幟且散發著伍佰詮釋台語歌曲的專屬美學,更遑論兩首三拍子慢板作品〈東石〉與〈我心內〉、讓人聽著就不自覺跟隨恰恰節奏擺動身體的〈愛妳無目地〉、再到滿佈靜謐Down-To-Earth氛圍的〈仝款的月娘〉,都在在展現伍佰是如何讓文字與旋律緊密融合去散發出台語歌曲的情感與香味,同時完美共融了老歌韻味與現代曲式,我想這或許就是一種讓人望塵莫及的創作本能。<br /><br />(文: DJ Mykal a.k.a.林哲儀) 看更多
歌曲
相似歌手看全部
- 張宇移動到畫面
- 黃乙玲移動到畫面
- 張震嶽 Ayal Komod移動到畫面
- 李聖傑移動到畫面
- 陳曉東移動到畫面
- 霹靂時代金曲合輯【英雄賦】移動到畫面
- 劉德華移動到畫面
- 滾石三十 青春音樂記事簿移動到畫面
- 古典音樂花房移動到畫面
- 陳雷移動到畫面
- 伍思凱移動到畫面
- 潘美辰移動到畫面
- 吳宗憲移動到畫面
- Beyond移動到畫面
- 邰正宵移動到畫面
- 蘇慧倫移動到畫面
- 周杰倫移動到畫面
- 蔡琴移動到畫面
- Bon Jovi移動到畫面
- 任賢齊移動到畫面
- 陳昇移動到畫面
- 翁立友移動到畫面
- 陳淑樺移動到畫面
- 趙傳移動到畫面
- 張國榮移動到畫面
- Linkin Park移動到畫面
- 六哲移動到畫面
- 喬幼移動到畫面
- 林志炫移動到畫面
- 詹雅雯移動到畫面
- 茄子蛋移動到畫面
- 楊乃文移動到畫面
- 荒山亮移動到畫面
- 張學友移動到畫面
- 費玉清移動到畫面
- 刀郎移動到畫面
- 王識賢移動到畫面
- 黃明志 Namewee移動到畫面
- 陶喆移動到畫面
- 青梅竹馬 101移動到畫面
- 潘越雲移動到畫面
- (G)I-DLE移動到畫面
- 李翊君移動到畫面
- 郭富城移動到畫面
- 周傳雄移動到畫面
- 莫文蔚移動到畫面
- 陳小春移動到畫面
- 張信哲移動到畫面
- 毛不易移動到畫面
- 羅大佑移動到畫面
- 王菲移動到畫面
- 許茹芸移動到畫面
- 王傑移動到畫面
- 美秀集團移動到畫面
- 小虎隊移動到畫面
- 周華健移動到畫面
- 鄧麗君移動到畫面
- 入眠神祕音移動到畫面
- 信移動到畫面
- 坂本冬美移動到畫面
- 辛曉琪移動到畫面
- 張棟樑移動到畫面
- 姜育恆移動到畫面
- 霹靂布袋戲劇集原聲帶移動到畫面
- 李宗盛移動到畫面
- 徐佳瑩 LaLa移動到畫面
- 周蕙移動到畫面
- 范逸臣移動到畫面
- 齊豫移動到畫面
- 李千娜移動到畫面
- 鄭中基移動到畫面
- 鄭秀文移動到畫面
- 嵐移動到畫面
- 張清芳移動到畫面
- ASMR 音樂療癒 (ASMR Sound)移動到畫面
- 徐懷鈺移動到畫面
- 孫燕姿移動到畫面
- 阿杜 (杜成義)移動到畫面
- 兄弟本色G.U.T.S.移動到畫面
- 蘇永康移動到畫面
- 頑童MJ116移動到畫面
- 童安格移動到畫面
- 五月天(Mayday)移動到畫面
- 張雨生移動到畫面
- 信樂團移動到畫面
- 劉若英(Rene)移動到畫面
- Last Christmas移動到畫面
- 萬芳移動到畫面
- 動力火車移動到畫面
- 彭佳慧移動到畫面
- GARNiDELiA移動到畫面
- 蕭亞軒移動到畫面
- 許富凱移動到畫面
- 八三夭移動到畫面
- 蕭煌奇移動到畫面
- 謝金燕移動到畫面
- 黃小琥移動到畫面
- 讚美之泉 Stream of Praise移動到畫面
- 草屯囝仔、臭屁嬰仔移動到畫面
- 阿冗移動到畫面